Student Blog

一张熟悉的脸

一张熟悉的脸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初三(6)班? 涂川楠

一张熟悉的脸印刻了他的心灵,也贯穿了他的人生。
——题记

  汽车缓慢的前行着,每走一米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从窗口向外眺去,浅浅的绿一直伸向湛蓝的天,远处,在地天相接的地方,羊群如白色绒毛般正悠然漫步。
  车上,这群支教西部的青年们正兴奋地讨论着眼前这新奇的一切,眼神里洋溢着喜悦的神采如剧情般投入。只有一个人静默着盘坐在后排的一个角落,显得和周围热烈的气氛极不融洽。
  他仍然在看着那幅刊登在杂志一角的油画,半天的光阴,他的目光在这页单薄的纸上停滞不前,似乎漫不经心。阳光从侧窗暗淡的透过,眼眶中,油画已经取代了眼球,定格在了他的表情里:低矮的土房前站着一位拄着木杖的老人,在老人那满是沧桑的脸上,一双深凹进去的眼睛正注视着依偎身旁的孩子,面带慈祥。“这是多么熟悉的一张脸啊!”他不时地这样想着。男孩肩挎着一个破旧的包,顺着包沿看去卷折的焦黄书页依稀可见,左侧漆黑的袖口中探出一只干瘦的小手,紧紧地抓住老人递来的馍馍。油画吸引着并不是学艺术的他,使得那偌大的眼睛中根本找不到窗外那绚烂动人一幕的一丝光景。。
  时间伴着着阳光从眼迹划过,车上顿时静了下来,像煮沸的水突然冷却。欣喜若狂的人们早已狂奔着涌到车下,像孩子般叫嚷着释放着,激动追回了稚嫩的心,谁也不想放过这短暂的精彩。
碧草、蓝天、人与自然融在了着这多彩的图画里。
当 人们都浸泡在蜂蜜中的一刻时,谁也没想起他依然留在车上,似乎与自然带来的美妙与新奇格格不入。在车上的那个角落另一幅里那张熟悉的脸已将他透入了回忆的泡沫。
  在那个小雨长降的清晨,一间简陋的土房中传出阵阵啼哭,他呱呱坠地。雨对这个缺水的地方是多么的宝贵,他的降临更是使这个家庭增添了一份期盼已久的惊喜。惊喜的另一面带来的是压力,早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早已意识到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命运。他的出生也同样给这个家庭制造了新的忧虑。父母为了他出外打工并在几年前的一次打工返乡的途中双双遇难。
他小小的心在孤独的冲击中成长,奶奶成为了他成长的唯一伴侣。他由心的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贫困和孤独剥夺他本应拥有的美好童年,抱怨从小就缺少的爱再也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然而,那张慈祥的脸给了他这一切。他借着奶奶的嘱托在亲戚家中长大,他借着奶奶的恳求完成了大学前的一切奠基,他借着奶奶的乞要攒满了前往外界的路费。那张沧桑,带着深深皱纹,书卷般的脸使他在不幸中挽救出了家的温馨,挽救出了学的信心。
  幸运的是,他提前收到了来自外面世界发来的喜讯,那张雪白却印刻着童话的录取通知书。丑小鸭最终会变成白天鹅,他清醒的认识到这是他走出贫困的唯一已经开启的路。出发前一晚,他心里交织着矛盾,彻夜未眠。想到父母出外打工为供自己上学而遇难,他深深的自责,想起过去的岁月辛酸苦楚。永远失去的也不可能复得,他用自己即将走出贫困的隘口给父母以欣慰来告慰自己。一早,奶奶拄杖将他送到屋外····那张脸格外沧桑印刻在了他的心灵,也点亮了他理想航迹的心灯。那一脸的苍老写尽了父母走后,唠叨中浸透着的深深的爱。也叙述者贫困条件下过去的一切艰苦。还未成年的他感念着一切,心系渴望,他开始求学之路。
一张熟悉的脸,是这张面容使他想起了自己。是这种曾经的体会激励了他回乡帮助其他贫困孩子的念头。是这满目慈祥,使他记忆了自己保留了自己,是那只属于纯真的风筝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也从未短线。
  汽车又开始继续前行,晚霞柔和了他的专注。他这才想起来要问一个问题:“我的故乡美吗?”“是的很美,简直是理想的天堂。”每个人都用羡慕的眼神回答着他。
  碧草、蓝天、羊群、晚霞,美妙地融合在了人们的心灵。
  回忆仍旧美丽,虽然只留下轻轻车迹。却也好比那分感念印刻在了他的心间,也将继续充溢着他今后的人生。

评语:以追忆的手法写一位到西北支教的大学生的故事,精巧的构思,完整的情节,真挚的言语打动了每一个读者。
指导教师: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