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我校与师大附小共同开展同题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来自两所学校的两位老师分别用不同学段的学生讲授同一篇课文——《窗》,然后两校教师共同对小初学段的语文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开展小初学段教学问题研讨活动,是我校与师大附小的传统教研活动。此项活动的目的在于探讨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过渡衔接问题。作为小学教师,观摩初中老师上课,可以感悟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体悟初中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有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教学视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与初中教学进行对接;作为中学老师,观摩小学老师上课,可以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有利于中学老师特别是初一年级老师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实现小学升初中后学习的顺利过渡。
在此次活动中,第一节课由师大附小的李老师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讲授。李老师的课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读”和“说”。“读”,学生自读齐读,教师范读;重要的句子重要的段落反复读;含义深刻丰富的句子,让学生讨论教师订正后再读;语气的轻重,感情的舒缓把握不好的地方让学生反复体会又读。“读”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说”,学生分组讨论,个别发言,气氛热烈,整节课都体现了对学生“读”“说”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课由师大实验中学的李轶雯老师给初二年级的学生讲授。李轶雯老师侧重于以下几点:一是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对课文挖掘较深,重点难点的把握较为准确。二是分析人物性格、总结归纳文章特色从课文中找依据,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三是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渗透,点到为止,分寸把握适当。
课后,两校老师在一起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研讨。首先由上课的两位老师对自己备课的相关情况作了说明,并对这节课进行了自我总结。然后老师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全面的评析,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有对课文的全面剖析,有对教法的谆谆告诫,有对两位老师精神的激励。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了老师们那颗对语文教育的滚烫的拳拳之心。此外,大家还对《窗》这篇课文的主题,结构,语言以及这篇小说存在的毛病进行了探讨。会议气氛热烈,发言踊跃,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和风细雨,有的谈笑风生,会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这次活动,让广大教师受益匪浅。
此次研讨活动由我校语文教研组长田文翼老师主持,李幼芹校长亲临现场听课,教务主任李心云老师代表学校致辞。
语文组 供稿
2010年4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