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物理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学期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的课题模式的引导下,物理教研组利用各种的资源和条件展开“同课异构”的教学探究,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课题

密度的测量(复习)

董小明

418

下午第二节

初三(6)班

新课复习和总复习同时进行,

同时进行类比

雍承阳

419

上午第一节

初二(1)班

 

 

 

 

 

 

课题

固体和液体压强总复习(一)

刘婷

414

上午第一节

初二(6)班

新课复习和总复习同时进行,

同时进行类比

孟清刚

412

上午第三节

初三(12)班

 

 

 

 

 

 

 

 

反思: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方式。可分为一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等形式,一般采取多人同课异构的形式。用这种形式可以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能将自己所学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与其他教师的智慧碰撞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更具实效。

在实施同课异构的过程中,每个参与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进步。从我们组内教师来讲,走出了个人专业发展的瓶颈,使自己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目标和途径。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课堂风采的机会,使教师敏锐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面对新课程,不少教师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和机智。如何理解新课程、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仅靠个人是不可行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博采众长,明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每一个教师可以在本学科组内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真正能够通过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实现双赢。

物理教研组供稿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