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亲子沟通关键是要了解孩子是哪一类型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突然有一天发现他“不听话”了,甚至学会了说脏话,无理取闹,不愿沟通,不服管教……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成长过程中这样那样的“烦恼”。教育孩子就像一场你永远无法放手的拔河比赛,父母永远是输的一方。是比赛就会有输赢,有对立,要想结束这场比赛,就应该放弃和孩子的对立,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前提是要了解孩子,摸准他的脾性,然后顺着本性来引导。
    在家庭教育上,中国的家长普遍存在一种致命伤,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这种“长辈”的姿态往往阻隔了与孩子的沟通,导致亲子之间关系疏离、隔膜甚至冲突,形成沟通不良的通病。因此,这个观念首先要扭转。3岁以内,可以是100%的父母;16岁以前,家长就要逐渐开始转变角色,一半是父母,一半是朋友,适度引导孩子;17岁后,要当30%的父母,70%的朋友,学会尊重、理解孩子。
  不过,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朋友”,也就不懂如何来沟通。从心理学角度,有很多技巧。最易操作的窍门是先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风格,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模式。多数孩子可按唐僧师徒对号入座:唐僧(认知型)、孙悟空(逆思型)、猪八戒(模仿型)、沙僧(开放型)。
  认知型的特征是凡事爱问“为什么”,领悟能力强,有主见,但相对固执、自我,喜欢争辩,吃软不吃硬。在和这样的孩子沟通时特别要注意“以理服人”,不要让他感到父母在以大欺小。遇事多以朋友的姿态,以征询的语气来表达,给予选择的权利;当孩子犯错或遇到挫折,也要以诉情、鼓励为主。
  逆向思考型的特点是喜欢反向思考事情的因果,爱唱反调,显得有些叛逆、另类,与父母对着干。这并非是孩子“爱找麻烦”,本性如此。家长不要盲目斥责孩子,他们喜欢竞争与挑战,沟通时可采用一些激励机制,如跟孩子商定一些奖励办法,激发孩子的动力,或用激将法引导孩子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建议从小加强孩子的EQ训练,学习较好的表达意见方式。
  模仿型的孩子受环境影响较大,好坏都学,易随波逐流。优点是善于模仿,适应性强,个性随和易相处。这类孩子比较听话,家长要特别注意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慎重选择玩伴,及时告诉孩子哪些是不好的,不该学的。平时,建议多给孩子读一些名人传记、寓言等,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多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习惯。
  开放型的孩子性格也很好,任劳任怨,可塑性强,学习一教就会。但往往主动性不够强,教一点学一点,不教就不学。这类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培养,多些才艺类辅导。最好设定学习计划、目标,督促孩子完成。
  当然,也有孩子个性不会很鲜明,可能有多重个性,这就需要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多尝试,寻找出一种孩子最易接受的沟通方法.希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记住一句话:放对位置,每个人都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