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一百零八个人的故事,他们的忠义之道——读《水浒传》后感

 

2013届初二(4)班 黄 珂
指导教师:郭永麟
 
“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在随风舞动的杏黄旗下,一百零八位水浒好汉在梁山泊上演绎了一出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这场起义最后以招安,被人谋害而告终,可是,那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是实实在在的英雄。《水浒传》就是这么一个英雄故事。
《水浒传》里,作者创造了梁山好汉精彩的性格传记,广泛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复杂的社会面貌,创造了那些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和鲜明形象。如林冲、鲁智深、杨志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以及其后的宋江、武松、石秀的经历。这些人物由于个人的生活地位、社会身份以至于命运的不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独特的个性,让水浒传中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他们的故事也让人感同身受。
《水浒传》里充满了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是忠,是义,是出于内心的拔刀相助,是为他人受欺辱的打抱不平。而那一百零八将,在施耐庵的笔下,将这些解释的淋漓尽致。
不必说宋江和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鲁智深的豪迈,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武松的勇敢机智,就足以让人佩服了。他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他有着勇敢,有着智慧,也有力量。他打虎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他的豪迈奔放与极大的勇气让人佩服不已。在那样的环境下,官逼民反,而要反抗,就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武松的能力,也正是人们所渴望的。
官逼民反,历朝历代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宋江带领的起义,也不过是众多起义中的一个,而经过民众的口口相传,便富有了传奇色彩。一百零八将,哪个不是被逼无奈,而被逼上梁山,都是一个“逼”字。贪官逼他们,生活逼他们,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北宋王朝一方面对外屈膝,缴纳岁贡;一方面穷凶极恶,掠夺人民。《水浒传》发生在这个时代,宋江起义军的历史事件被描写成声势浩大的千军万马攻城略地的人民大起义,无不体现了一代代的人民曾经遭受了怎样的逼迫。可是,他们奋起,他们反抗,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抗争,他们,是英雄,是忠义的好汉。
《水浒传》中人物的正义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他们的义气,他们的肝胆相照,他们的忠诚已经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上。那一百零八将,有一百零八种性格,一百零八个故事,但是,却有相同之处——“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