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历史教研组观摩国际班历史课

 

2012年2月29日,我校历史教研组与国际部国际班的历史教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听课与研讨方式寻找东西方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思想及实践方式的差异,进行优势互补,促进我校历史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国际班美籍外教何慕天老师(Matthew.hartzell)为全组老师讲授了《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的生活》专题,他结合美国的地理学知识分析美国的移民史、初期殖民区域势力划分的原因和人口来源比例、最初独立地区的经济和农业发展状况、人口分布状况及工作生活概况、美国早期城市的发展状况……等等,并从茶文化、造船、航海技术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发展中的中国元素及其对美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及日常生活的影响,并分析了三角贸易对美国的影响。
课后,全组教师与何老师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探讨,对中西两种风格迥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对比总结。我校教师对何老师主张的政治、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表赞同,与高考中的文综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着力于对学生的知识的全面性和灵活性运用培养;而何老师也对历史教研组的人文教学和知识的深度广度表示赞许。历史教研组与国际部的此次常规教学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研讨效果,历史教研组组长胡朝刚老师与国际部主任朱丹老师对于教研组在将来更加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讨达成一致意见,表示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力争在教学思维、模式、技术手段和原始教学资料等相关领域实现更加频繁而深入的互助式交流。
 
      历史教研组供稿
2012年3月1日
何慕天老师《美国的十三个殖民地的生活》
参加听课的历史老师们
认真思索东西方教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