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在书海中扬帆远航

    撰稿人:高三理2班全体同学           指导老师:陈冬艳

    演讲者:林依晨                      班 主 任:刘  涛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伴随着凉爽的秋风,我们又迎来本学期一项大型的文化活动——读书节。

古今中外,名人志士,无不热爱阅读。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从小就爱读书,年轻的时候,他得到一本好书——《易经》,他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将穿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过好几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故事。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因家境贫寒,十岁便辍学,他一边当学徒,一边自学,为了尽可能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他放弃了一切可以休息的时间,广泛地阅读使他终于获得了成功。打开一本好书,就如同饮一杯清茶,苦尽甘来;细细品味文字,就如同点一盏明灯,照亮前行之路。林徽因以书为伴,在病痛中,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寂寞的时光。当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时,她便从诗句中,重新汲取了力量,如同一个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奇的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我们可以欣赏朱自清笔下的《春》,感受春天的味道;可以欣赏毕淑敏笔下的《提醒幸福》,贴近幸福的感觉;还可以欣赏海伦凯勒笔下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生命的精彩。读书使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使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也使我们离心中的目标越来越近。

    读书,也是在读人生。读《居里夫人》,我们读出她的坚强,她用生命的代价获取科学上的新发现,把丧夫之痛化为工作动力。品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读张海迪的《绝顶》,我们读出了一百次跌倒之后,第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的顽强。

   书,是每个人的精神食粮,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中国上下五千年,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国度。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更新不断,信息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太多需要学习和超越的东西,有太多需要练就的本领,读书、学习、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学们,也许你们会抱怨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阅读更多的书籍。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只要热爱读书,重视读书,处理好读书与学习的关系,无论是你的学习生活还是课外生活,都会显得格外精彩。同学们,人生因读书而美丽,国家因读书而富强,民族因读书而兴旺。为此,我想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学习之余,请拿出一本好书,在读书中品味人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品读经典。从经典文化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理中感悟真理。阅读经典,丰满人生的羽翼,震颤生命的琴弦。

3.博览群书。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博闻强识,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练就完备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4.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读书,做人,做事统一起来,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知行统一,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5.终身读书。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人生的充实与壮美,读出人生的个性与追求。

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擅于创新。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用心读书。让我们的校园处处书声朗朗、书香飘逸,让我们的一生在书籍的陪伴下扬帆远航,成人成才!

 

20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