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走进自然,启迪心灵

 2015届艺术班

撰稿人:高瑜浚          指导老师:白莉

演讲者:高瑜浚          班主任:周莹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走进自然,启迪心灵》。

每年422日的这一天不知有多少人知道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共同并且唯一的家园,谁也离不开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何现在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春日走在校园的跑道上,微风拂过,带来一些淡淡树叶的清香,满眼的绿色和铺地的清香,这让原本平静而疲惫的心中也泛起阵阵涟漪。

融入自然中,没有束缚的气息,释放的是心灵。一种悠远,一种梦幻,一种平静。渐渐地,一个全新的天地呈现了。

大自然是哲学的。虽然没有繁冗的论证,没有激烈的争辩,但是自然本身却演绎着那永恒的哲学命题——什么是生命。自然从不奢言唯物、唯心,自然也决不归属于某一个流派,自然只是静默地卧在那里,任你去发现。有人看见了昙花的一夜即逝,于是感慨生命的短暂。有人看见了群星的闪耀,于是高唱生命的永恒。有人看见了鱼儿在池中的快乐,有人看见了风吹帆动的思辨……

自然也在文学里。自然不是现实、浪漫,自然也决不参与某一个“社团”。没有激昂的文字,没有冗长的章节,自然本身便有着诗一般的韵律,散文一般的气质。静静地,苏轼眼里的自然,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李白眼里的自然,有长江奔流的浪漫;柳永眼里的自然,摘取了沉郁的柳。自然虚无飘渺,无形无影。没有文字,还在抒写,还在记叙。

想象总是很丰满,而现实呢?

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再一次受到重创。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到那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过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不会再属于人类了。

当速溶咖啡、一次性餐具走入我们的生活,当白色垃圾、虚拟社区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符号时,我们已经远离了自然。虽然报纸上是连篇累牍的旅游广告,可是事实上,我们已经缺少了那一份感悟大自然的情怀和心境。心已经不再静如止水时,自然便离我们而去,哪怕站在南山跟前,许多人也只能看见金钱与权利,没有了心远,何来地偏?

    感悟自然的结果其实很简单,你也许感觉不到生命流动,也许感觉不到春风拂晓,也许听不见天籁之音,但你仍可以为伟大的自然而流泪,因为你用心感悟,便得了自然的精髓——自然。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爱护周围的一切。学会用感恩之心待身旁之物。也许有一天,我们终要回到现实的嘈杂之中,繁忙的事务中,但我们已有了一颗感恩而宁静的心,于是我们发现了另一种人生,另一种风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