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14届(14)班
撰 稿 人:顾柯瑞 梁定宇 指导老师:陈静琳老师
演 讲 者:顾柯瑞 梁定宇 班 主 任:杨秀兰老师
旗手指挥:谭皓匀
旗 手:李 维 刘钊源 楚 琪 黎 宇
不知不觉,冬天悄然离去,春天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了昆明。翠湖虽然刚刚送走了红嘴鸥,在春风里荡漾着碧绿的清波。圆通山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洗礼,绽放出了灿烂夺目的樱花。小树窜出了新枝,迎春花冒出了嫩芽。
我们的春城空气良好、环境宜人,但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一切宝贵的资源,不以文明的素质保护好环境,昆明的蓝天也会被雾霾笼罩,这一切美丽的场景终将会离我们而去,剩下的,只是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满地的污渍痰渍,肆意横流的黑水,污浊不堪的空气。
在校园里,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人走物留”每每在活动过后,地上总会见到各色的垃圾,硕大的场上是一片狼藉。这真是君不见矿泉水瓶满场是,君不见竹签随意横满地,难道这就是文明人的行为吗?
在国外,为什么很多国家竟然还要用中文写上的“请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汉字,而是针对中国人的提醒。这种“专属”的提醒,不禁让中国人汗颜: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却被冠以“不文明人”的称号。
如果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把保护环境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任务,让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和传统,当成是自身道德,文明的修养,就可以留住我们的青山绿水,留住我们美好的环境。因此自觉、热情的创造,爱护绿色环境的行为来源于他对生命意义认识的升华,源于他的公心,源于他对社会,对他人的关心。试想一个极端自私自利,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人,他会珍爱花草树木吗?
我们只有把文明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素养,心中才能有他人、有学校、有社会、有国家,从而,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朝夕相对的环境。
当然一些不文明行为只是当今社会的个别现象,文明的行为也是随处可见的。漫步在校园中,我常看到许多同学主动弯下腰捡起教室里,走道上,楼道间,花坛内的杂物;行走时主动绕开草坪,课间主动关不需开的电灯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都体现了我们师大实验人的高素质,体现了实验中学人爱校的情怀。
环境保护专家托尔
2014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