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文(1)班 杨简 指导教师 张剑
那一年,我带着稚气走进师大实验,以为仅仅是三年的修习,没想到,竟是六年的历练。
那一年,我初一。
当我迈入那个还不是那么大气磅礴的大门时,带着好奇,有着期待,亦怀着些许对未知世界的忧虑。那时,学校还没有塑胶跑道,没有满操场的篮球框,也没有地下车库。有的,只是满地有些年月的水泥地,是双层单车棚,是单独成幢的图书馆,是飘着饭香味的食堂。
每个早晨,听着郑智化的《水手》,亦或是张雨生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走进校园,感受着每一天的新鲜气息,而中午,则伴随着邦乔维那首作为开饭歌的《It’s my life》冲向食堂进行午餐,饭饱后,听到的,总是那曲周董的《稻香》直到,慢慢开始吐槽,为何广播站不会换歌。那个初一,青涩懵懂。
那一年,我初二。
开学大事,便是参加人生第一次军训。那时候,还不是陆军学院,是一个隐藏在西山下某位置的化工部队。对于那时的印象,第一,是汶川大地震是开赴前线消毒的部队。第二,饭菜极其难吃!以致回校后曾深感福华园的美味。第三,那里的生物极其变态,兴许是因为是化工部队的原因,那里的蚂蚁比平时生活中的大出一倍,大型飞蛾到处乱飞,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可也是在那里,第一次与朋友共患难,共进退。第一次,开始想家。也是那年,因为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类的理由,我们2011届的初中生涯,没有第二次春游,尽管按惯例是去少管所,但还是很遗憾,放风失败。
那一年,我初三。
迎接中考,是那一年的头等大事。又因为学校扩建,我们搬入云南师范大学上课。那时,还在靠近一二一大街的那幢略像危楼的建筑里,那里的教室,铺的是极其古老的木地板,坑坑洼洼,裂缝横生,我们总想着,老班的高跟鞋肯定是会卡住的吧,但很遗憾,这件事直到毕业都没有实现。教室的天花板,是脆弱的。每当楼上九班开始躁动,我们的头上,总会有些降落的碎屑。更有甚者,由于楼上用水不当,我们班一度成为“水帘洞”。也就是在那里,我们与Miss渔共度生日,备战中考,共同奋进……
那时的岁月,简单而美好。
那一年,我高一。
中考后,我考进了本校高中部。那个80%学生都是本校生的高中部,一进去,就像久违的朋友聚会。陌生感,消退极快。
高中生,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间。学习之余,篮球赛,排球赛,组织社团,开展活动……春游也不再局限于消防基地和少管所,我们去了金殿,去了海埂。当然,与此同时,学习也紧张了很多,在初中学弟学妹们听着广播站:“让我们回到温暖的家吧!”走向回家路的时候,我们听着英语听力,准备高考。
现在的我们,走过了成人礼,走过了百日誓师大会,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高考。在这个学校的日子,也开始用倒数计时。
在学校中,总喜欢在空闲时,看看窗外的大树,夏季,它郁郁葱葱,伴随着阳光的斑驳,透露出时光宁静的淡然。冬季,它光秃却不萧瑟,总在凋零中孕育勃发的生机。这六年,应树木四时枯荣而学习,却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它会见证不断的学子来来去去,我,只是其中一人。只愿在此即将离去之际,祝福她,感谢她,珍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