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家有小儿初长成

2015届初二(13)班李敬贤同学的家长 武苏湘

                                             

     儿子李敬贤是初二(13班)的学生,上初中后,我陪伴孩子经历了“兴奋——不知所措——失败——反省——迎头赶上”的过程。

记得当初孩子被师大实验中学录取时,孩子非常高兴,但开学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放学回家后无事可做,甚至比小学还轻松,问他,总说作业做完了,我急在心头但却不知怎么办。接下来,在期中考试时,李敬贤惨遭失败。

    对于这个结果,李敬贤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为了更好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我主动打电话与班主任王霁霞老师取得联系,在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之余,还请教王老师学习方法。王老师告诉我,孩子上中学后学习课目增多,难度增大,不能还像小学那样满足于“见子打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每天的复习和预习习惯。

在王老师的点拨下,我和孩子共同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抽出时间进行复习和预习。例如英语,过去只要求孩子背诵,但随着难度的加大,语法的增多,用老办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内容,我们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变背诵为默写,使李敬贤的英语成绩得到提高。更为难得的是,王老师还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告诉我,“其实家长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长,我们要珍惜。”对此,我非常感动和感谢。

此外,在数学、语文、生物等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请教老师各科的学习方法。一次,语文李康老师主动打电话与我们联系,告诉我们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严重违反了学校纪律,我及时赶到学校与李老师一道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并与李敬贤交心谈心,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此后再也没发生过诸如此类的问题。

毋容置疑,在刚开始与老师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也有许多顾虑,怕影响老师工作、怕给老师添麻烦、怕老师厌烦……但转念一想,其实老师与父母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进步,在我这么多次与各位老师的交流中,他们都能耐心细致地与我沟通,并毫无保留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孩子上初中以后,我发现小学时的“乖娃娃”慢慢变成了“小刺猬”,对于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单纯靠“哄”靠“唬”已经不起作用,批评轻了,他根本不理你、批评重了,他跟你吵架、顶撞。这时,我又与老师联系,得知这是青春期前期的征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发现问题不隐瞒,急于心、动于行,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例如,品德、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时立即纠正、制定的学习目标坚决完成;但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如在孩子与自己发生非严则问题上的顶撞时,自己先服软,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缺点、有情绪,请孩子原谅,希望他也能帮助我克服急躁、没耐心等缺点。这时,他多半会平静下来,好好与我沟通。

通过摸索,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进步、自信心得到加强,他在艺术节上表演的独唱受到好评,还参与了学校运动会的解说,并在上学期因为学习进步被评为“每月之星”。

虽然李敬贤目前学习成绩在班上只是中等,但我认识到,他虽是我的孩子,但不是我的私有财产,我只有养育教导他们的义务,没有私有化的权力,我们是帮助他长出翅膀,等他长大了的时候可以自由飞翔,而不是永远生活在我们的保护伞下面。所以让我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在李敬贤成长的过程中,我庆幸他能进云南省师大实验中学这样的优秀学校,我更庆幸能遇到如此优秀的老师们,在此我要说,感谢老师们尽职尽责尽如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