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2015届初二(9)班雷清然同学的家长    雷激

记得孩子在上小学六年级时,因种种原因,没有被评上省级三好生。可以想像她幼小的心灵很难接受这样的打击,正好赶上了她十二岁生日,从不送她礼物的我当着全家老小,给她送上了一个精心制作的三好奖状,以此鼓励她“身体好、品行端、心态正”。与其说这九个字是我对她的评价,不如说是对她未来的期许。

可能一些朋友会说为什么没有对她在学业上的要求,我的看法是,学习是终生的必修课,一定时期的成绩表现只能证明孩子在这一期间学习进度的快慢,并不能代表她的学习能力有多强。

去年学校开运动会,一天中午,我让孩子约上四个同学一起吃饭,俩孩子一到吃饭的点就嚷嚷着要写广播稿,一个同学赶快拉好两把椅子,一边招呼着大家集中放置书包,一边收拾好桌子,给两个同学腾出写字的空间,完了,还把大家的碗筷集中起来拿到一边用开水烫好。第四个同学最有趣,对我说:“叔叔,我们四个数我学习最差,只有体育,她们都比我差,哈哈……”。我对她说,“体育好也不错啊,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你看,你们四个同学中就你没戴眼镜,将来可以去当女飞行员啊!你看,刘洋都成了航天员了,你可是你们四个中唯一可能当航天员的”。听这话时,我看见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亮光,自言自语道:“当航天员也不能学习不好啊,看来我是得加把劲好好学习了”。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关键是要帮助他们去发现,去发扬,试想,如果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能把他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那不就意味着他们走向了成功的彼岸吗?从这四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她们各自不同的潜质,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那个忙着帮助大家的孩子会成长为某一组织的领袖;那个大大咧咧的女孩成了新一代国防建设的尖兵;那两个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也会顺利完成学业,各自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

成才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更何况要想成为人中之“材”恐怕还得靠几分造化。但成“人”的标准是一定有社会普遍价值的,我对女儿的“三好”要求就是对她长大成人的一个价值取向。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都熟知一首歌:“长路奉献给远方,江河奉献给海洋”,陪伴女儿长大的日子,我也时时追问自己“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作为工薪一族,我不可能留给孩子衣食无忧的万贯家财,作为父亲,我无力成为“拼爹”战场上的一员骁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她的成长路上努力找寻她闪现的丝丝亮光,陪伴着她一起长大。在给女儿十二岁的生日寄语中,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从今天开始,你会越来越快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爸爸还会牵着你的手往前走,但你会越走越快,爸爸终究是要放开手的,不过心里的牵手永远不会松开,你跌倒了,这双手扶你站起;你累了,这双手会给你力量。你要牢牢记住,无论何时何地,这双手都是你最忠实的依靠!在你前进的路上,爸爸的目光是你心中永远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