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心中的风筝

2015届初二(14班)赵惠清同学的家长杨保

跨过四十岁的门槛,我就慢慢地感觉到许多曾经的梦想正在渐行渐远。生活是如此的简单与忙碌,但又是这般充满期待。犹其是每当我望着眼前在一天天成长的女儿,心中时常感念上苍馈赠我这么一个真实而具有无限生长空间的精灵。

每天最不情愿的事情,便是六点半的闹钟一响,我就必须一遍又一遍唤醒正在熟睡中的女儿,然后盯着她急急忙忙地吃完早餐,又摸黑陪着她走过一段窄窄的铁轨,目送她步入校园。有时我也多么想哪怕是让她多睡上五分钟也多好,但又意识到这样不行,因为迟到一旦成为习惯,失信于人或每天落后半拍,她今后一生都得在追赶。据说哈佛大学的校园里彻夜灯火通明,为了走出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人生道路,书包再重,还得让她自己背。

每天最开心的事情,便是一家人围在饭桌旁,听她讲当天的“校园故事”,听她讲年轻漂亮而又有几分严厉的“老班(班主任)”,听她讲爱憎分明的语文老师“康哥”,听她抱怨每天放学前那极其疲倦的长跑。女儿外表不引人注目,也不善于表达,她在人面前往往还带有几分内怯,但在每天的餐桌上她似乎又有讲不完的话题。在一天天的交流中,我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自从进入中学校园之后,女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丰富,已致我能够影响她的东西已越来越少,更无法强加给她关于人生的一些“大道理、小道理”。为她描绘人生的“路线图”也许也是徒劳的,能够与她始终保持一种顺畅的思想交流,已是一种父女之间的最大愉悦。但令我与妻子一直自信与欣慰的是,我们的女儿血管里流淌着一股诚实与上进的清流,也学会谦让,这是她走向未来最大的资本。

每天最内疚的事情,便是有时由于忙于工作,或一些无法回避的应酬,分散了我的精力与心情,让我没有更多的时间与耐心,静下心来去认真查阅她的作业,或听女儿背诵一段课文。有时我还会为她屡教不改的一个小习惯,一次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就暴跳如雷,一脸阴沉,挫伤了她尚且稚嫩的心灵。在与她散步时,我向她这样检讨:“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有时过于急躁,会做出伤害你的言行,希望你能原谅”,她似懂非懂。

走出屋外,有几株盛开的樱花历经风雪而更加烂漫;大地之下,有许多蛰伏的生命即将苏醒。放开手中的风筝,我热泪盈眶,心中在祝愿,“飞吧,飞吧,飞得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