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感想

2015届初二(12)班杨馨茹同学的家長 杨建平

   

    说到初中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对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的性格形成期,这时的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喜好、观点,渴望表現自己的存在,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与重视,表現出自己的于众不同。而在这一心理的驱使下,如外界没有一个好的引导与沟通,结果就会使孩子们变的叛逆,对学习的兴趣缺乏,从而走上恶性循环……得不到认可、叛逆、无学习兴趣、更得不到认可。

    对于和这阶段的孩子的沟通,我也说不出太多的办法,无非也就是和孩子多沟通,和他们真正的做朋友平等的交流,尊重他们的主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这里就不说办法了,和大家分享几个和孩子之间的小故事吧。

    我女儿的数学成绩从小比较优秀,但也有一个多数孩子的通病就是马虎,一般来说考式失分大多是马虎造成为多,虽然我也经常的唠叨,但收效不大,后来我也几乎没办法了,记得有一次考試她又考了全班第一的97分,兴匆匆的回家让我猜,我灵机一动,故意装成一点不高兴的说,猜什么?估计九十五六分吧,不用说其中失去的几分肯定是不是不会做,而是又马虎了,她马上就耷下脑袋,不用说我又猜中了。这样的状况已后又出现了几次,没想到在我的“不懈“”打击下她的马虎的毛病居然大有好转。

    另一件与之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事是,记得初一时有一次考的总体成绩不好,她自己很沮丧,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但是还不能取得理想成绩,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了,当时我并没有指责她,而是告诉她,考坏一次我其实很高兴,为什么?因为你以前一直考的很好,让老杨几乎没有了用武之地,这次终于可以让我能知道你的优缺点了。然后我就和她坐了下来,对照各科的成绩分析,并制定她认可的能提升的分数(她自己认为可以达到的最低分),最后对比当期学校的排名分,让她自己认可自己的在学校的实际应该的排名,然后再让她制定一个提升计划,并将提升计划和每科提升分数相分解配比,而这一切都是在她自己分析认可的。没想到这决以后她自己信心大增,在再后的一次考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排名比上一次直接上升了400多名,此后似乎她再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了。

    最后再说一下对她的辅导方面。实际上她的学习独立性很强,基本上很少有问我的时候,所以我也就很少有机会在她面前“显摆“。于是乎一旦她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对不起,她就要接受我“暴风骤雨“的打击了。当然,如果她的问题有一定向难度时也免不了我的一番“冷嘲热讽“,当然是故意降低题目的难度,让她在下意识中觉得这样的问题不应该难到她。

    而就生活和兴趣方面,我对孩子也是实行开放性做法,例如在文艺方面她先后学过绘画、声乐、民族舞,最后选择了拉丁舞,而现在拉丁舞也成为了她最坚持的一项喜好的运动。在生活中从小给灌输的独立性也让她基本上能自立,有自己的朋友圈子。

以上的几个小故事也就是我的一些小技巧,孩子的性格千种百样,这些方法只是针对自己孩子的。对于其他的家长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多了解她们的世界,她们的思维方式,她们的交往方式,而要做到这些那就应该努力成为她们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用她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提升其学习兴趣,增强其信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就是你的办法要有对于你孩子的性格和能力针对性,而关键是这种针对性方式又是你的孩子乐于接受或“自愿中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