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帮助孩子经历高考 体会成长

2014届高三文(1)班朱柏安同学的家长  杨晓波

我的孩子今年上高三,虽然说和大部分孩子一样经历了小升初和中考,对于考试有不少认识,但是那时候孩子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更多关注的是考试的结果,即分数和学校,由考试带给孩子的心理影响更多的也是从结果本身去体会成功与失败,不会深入地去想考试本身的意义,而即将面对高考的孩子都是准成年人了,高考是他成年道路上的一次考验,作为母亲,引导孩子从成年人的角度去面对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让孩子通过高考得到丰富的成长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把握与孩子沟通的切入点

孩子中考以超过录取线20多分被录取,但是进来以后,由于心理年龄偏小,躺在中考成绩上盲目乐观,思想上发生很明显的波动,致使高一成绩出现大幅度的下滑,高二成绩一直徘徊不前,到高二结束的时候,孩子的卷面成绩距离500分还有近20分的差距。成绩还在其次,主要的是觉得孩子缺乏一种气质,内心缺乏精神力量,如果就让他以这样的一种浑浑噩噩的精神状态、随意的等待式的态度去参加高考,这不仅会在客观上影响考试结果,主观上将会对他今后面对人生的态度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有必要在孩子面临人生重要关口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去学会面对。

在高二结束的那个假期,我没有就孩子的分数对他进行数落,而是花了三天的时间进行谈心,淡化成绩,更多针对的是精神面貌和态度,主要引导和启发他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高考?二是为什么参加高考?三是自己在高三应该做些什么?

二、正确认识高考

高考是什么?现在的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风景已经不再,自主招生、出国留学、再加上高校扩招,其实要上大学已经不是有难度的事情,不少家长也都觉得今后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孩子也是可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认为孩子为了一场考试那么辛苦是不值得的,甚至意义不大。但是我觉得高考存在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考上大学这么一个结果,经历高考的过程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拼搏,懂得取舍,能够坚持,守得住寂寞,其意义就在于给予即将成年孩子的这一场磨砺心志的考验。

三、给孩子18岁的生日礼物

孩子总在问我到十八岁的时候我会送他什么生日礼物,在和孩子进行了那次假期谈心后,我和他达成了共识,把我陪伴他一起走过高考作为我送他的生日礼物,同时也希望他把自己奋斗高考的过程作为送给自己成年最好的礼物。

可能有的家长会对陪伴孩子走过高考有一些误解,这里指的陪伴不是单纯地指时间上的陪伴,主要指心理支撑。毕竟现在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心理年龄低于生理年龄,陪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家长的责任感给予孩子言传身教的最好体现,为了孩子,家长放弃一些在外的应酬,多回家陪孩子,无论一起吃饭、谈天和运动,都是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孩子状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分享孩子的进步,当好心理辅导员的好机会;同时,也有利于督促孩子提高效率,合理作息,让孩子的心理逐步成熟起来。当然也不能让孩子感到家庭中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从而滋生骄纵情绪。

四、赞赏与激励是成功的奠基石

我和孩子谈心时把高考比作孩子成人前自己指挥的一次战役,带着为之付出过、坚持过、奋斗过的收获走过高考就是胜利,高考成绩和学校是战利品,如何发挥自己潜能,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去打赢一场战役,作为战役指挥官的孩子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是树立责任感,以认真的态度参加高考,端正态度从认真写字做起,不认真写字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正字正心,从字上反映自己的学习态度;其次是学会自律,全力以赴,合理规划作息时间,提高效率,拒绝电子产品诱惑,控制娱乐爱好时间,勤于学习,保持思维的连续性;第三,挺住每天学习生活的压力,承受一天有一半时间在学习的寂寞,坚持锻炼身体,不乱吃零食,保持身体健康和思维的活跃性,;第四,强化诚信意识,考试不作弊,懂得正确的自我肯定方式,加强错误总结和反思,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孩子,只要有一次进步,我还是充分肯定他的努力,让他自己仔细体会进步的原因,不断进行成功的总结和体验,逐步树立自信心,并愿意为了获得成功去努力。

应该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步入而立之年的高考制度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只要高考制度存在,无论形式和内容发生多少变化,不止从学识上,在对孩子的思想水平、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方面的考察也一定能够得到体现,很难想象一个责任淡薄、意志薄弱、懒散、能力缺乏的人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作为父母应更多关注的是孩子思想、能力和意志的养成,这才是孩子的立足之本,这些方面的成长也将会一定程度上推动成绩的增长,我希望自己利用高考的契机,以高考促成长,以成长促高考作为教育孩子的契合点的想法能发挥出理想的效果,使高考经历成为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