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政治教研组2011年——2013工作总结

20111月—201312月)

政治教研组一共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12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县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云南师大省培计划初中思想品德主讲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3人,研究生在读2人,其余均为本科学历。平时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德育主阵地的功能,结合自身特点,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将优秀传统文化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不仅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科学、民主、和谐、发展是师大实验中学政治教研组的组风和始终不渝追求的理念。

   政治教研组成立以来(20118月从文综组分出来),在学校领导和教研处的正确指导下,经全体成员积极努力,以践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为中心,以加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为突破口,认真工作,提升了教研组综合实力。

1、支持学校各处室工作,积极完成任务,取得较好成绩。

     政治教研组在学校和各处室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学校教研处和年级组分配、布置的各项任务。全组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群策群力制定教学计划,教研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种大赛,两年来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教学上,中高考成绩名列云南省、昆明市前列,在全国、省、市级组织的教学和论文比赛中多人多次获一、二等奖,并在专业杂志上连续发表。开设了省级、市级、校级公开课、观摩课多次,曾多次接待过省培计划国培班。201210月,全组老师群策群力编写了校本教材《法律伴我行》。2012年李扬老师主持的课题《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研究》通过了市课题申报并开题。20136月李杨老师参加昆明市中考命题。苏逵、王敏、王丹、郎鸿、许鸿嘉、张有俊等多名老师连续几年参加中考阅卷工作。谢利利、李杨两位老师被聘为云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

2、组织好市教科院、学校组织的各种示范课、公开课、同课异构课。

1)每年承担大量市教科院、学校组织的各种示范课、公开课、同课异构课。

2)把握课程改革脉搏、解读初中新教材。组织全组老师参加市教科院陈为老师为昆明市思想品德新教材的解读,从教材内容变化的增减,从教学重难点的解读阐述,从关注学生的心理的人文性到教学评价的综合性,紧扣学生生活,把握国家变化,做政治学科的潮人。

3)国培班培训讲座课:为响应国家针对西部教育援助计划的“国培计划”项目的号召,201210月,谢利利、苏逵、王敏、韦丽亚、许鸿嘉、王丹等几位老师被聘为“国培计划”初中思想品德一线指导老师,谢利利、李杨两位老师受邀参加“国培计划”云南师大培训点201310月到11月份的培训课的主讲专家,给培训的老师送去了教书育人的精神食粮,同时也展示了本教研组老师的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优良风貌。组内多位老师为国培班老师上过示范课。

4)展示课:两年来张婧老师、苏逵老师、李杨老师等多位老师为昆明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作展示,得到了与会的各位专家、同仁的一致好评,体现了本教研组新兴教师力量的无限潜力。

5)把握考试动向、积极参加政治中高考调研活动。我校初2012届、初2013届备课组在全市初中老师中考备考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6)以名师为坐标,不断学习,努力锻造。积极参加谭毅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先后完成名师工作室的网上报名,学习了相关组织文件。其中谢利利、李杨两位老师成为工作室成员,组内的其他青年教师成为学员。名师工作室秉承打造高水准课堂、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落实常规课堂教学的深度、广度、引领昆明市乃至整个云南省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宗旨,先后在昆一中、师大实验中学开展一系列的初高中高水准的常态课、精品课教学研讨,通过常态课和精品课教学、评课、名师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展开,给工作室的学员搭建了一个学习、提高、升华的平台。

7)配合市教科院在我校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并得到好评。全组成员积极参与了市教科院组织的说课、讲课等各种教学竞赛的准备及磨课并听课,承办了昆明市初中思品课堂各项活动的接待及准备工作。

3、积极编写中考复习资料并出版。全组初中老师根据教学实际编写并出版中考教辅资料《第一中考》 。

4、谢利利、李壮两位老师积极参加学校承接的省安全教育教材的资料编写。

5加强听课、评课工作,落实师带徒活动,做好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对青年教师在教学、教研、学生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培训和相关要求的解读,为青年教师的快速高效的成长提供帮助和经验指导,为打造团结高效的政治教研组储备新兴力量。两年中张婧、苏逵、王敏、许鸿嘉、阮小平、李勤芹、韦丽亚七位年青教师成长很快,在全国、省、市级组织的教学和论文比赛中多次获一、二等奖,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多次开设市级、校级公开课、观摩课,受到听课老师及专家的好评。

6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四个备课组集体备课中,各位老师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

7、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发挥团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全市、全校范围内的示范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中,我们政治教研组全体同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帮助上课老师打磨精品课,比如苏逵、张婧、李杨、谢利利老师的展示课,苏逵、王敏、张婧、李勤芹、李壮、阮小平、许鸿嘉等老师在省市区校的比赛课,都倾注了全组老师的心血。

7、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与能力、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借助学校读一本好书倡议的平台,本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宗旨,积极开展学习各类教育教学理论、各类教育教学实践的成功案列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8、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全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利用上课和其他课余时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你不教我不懂”引导成“你不教我也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自学教材的习惯,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初一、高一学生,我们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学校习惯的养成。针对初二、高二学生,我们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点,规范答题。针对初三、高三学生,我们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思维习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严格按中、高考要求讲授知识、考核学生,而且开创性地提出旧题新考,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理解,扎扎实实抓规范。

 

 

云南师大实验中学政治教研组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