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考后寂寞期:过度放纵引发抑郁

 

高考结束,一些考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的狂欢暑假:叫上同学聚餐喝酒,找KTV吼一嗓子到深夜,或者干脆找个网吧刷夜打游戏……但一段疯狂之后,一种空虚感会油然而生。为何会有这样的迷茫产生?高中毕业生在后高考时期该如何自我调整呢? 

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高考之后的两周,被认为是心理问题高发期。有些考生容易因生活作息变化产生健康问题。无限制地放纵,沉溺于对高考的回忆中,对前途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等。

1.防止无端生事

每年高考过后到成绩出炉的这段时间,都是考生的寂寞期。这段时间,家长尤其要注意考生的心情,帮他们度过这段寂寞期,尤其要防止孩子无端生事。

考前为了让学生安心复习,一些家长承诺了学生很多要求,有些甚至是无理要求。考试结束了,学生开始要求家长兑现承诺。这时,家长要适度满足学生的要求,但不能全部满足。当然,家长也不能完全否定之前的承诺,须以适度的方式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 

2.重塑亲子关系 

高三这一年,学生闷头复习功课,家长一心一意照顾孩子饮食起居,互相之间的亲情互动已经到了冰点。家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带孩子做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例如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饭等。这段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一是可以把焦虑、苦闷等消极情绪排挤掉,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邻里、关心家庭的美德。

3.娱乐有度,注意安全

一些考生认为,高考后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所以毫无节制地吃喝玩乐,甚至暴饮暴食,日夜颠倒地上网玩游戏,生活规律全部乱套。这种玩法实质含有一种宣泄的情绪,会导致忽略安全问题,出现一些安全事故。

父母在这段时间,要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合理安排膳食,还要鼓励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如爬山、跑步、游泳、各种球类运动等。考生高考后保持正常睡眠量,依照平日生活饮食规律即可。在过度紧张后突然极度放松,通过喝酒、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宣泄压力是最不可取的。

另外高考结束后,父母也有松口气的感觉,有些人甚至对孩子放任自流。这种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后心理问题产生。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引导。 

4. 保持管理,充实心灵

从原来时刻紧张的高三学习中放松下来之后,很多考生生活和精神都会忽然出现一段真空。后高考时期压力的突然释放,可能使考生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考生高考结束后,可适当延续一段时间备考时的生活作息,对中学时代的生活进行总结,对未来的生活展开设想,甚至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课,如详细了解目标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还可以选择一些学习的内容,如考驾照、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英语等实用的技能。这不仅能让考生平稳度过这段日子,更可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高考后,父母最好不要再过多代替孩子打理他们的日常生活,要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去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或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孩子们结伴外出散心。

 

肖凯文老师  供稿

201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