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高中孩子的教育体会

 

2016届高一(1)班 何彭翼翔同学的家长 彭蕾

 

眨眼间,孩子从嗷嗷待哺的小不点儿长成了一个一米八几,让我需要仰视的快乐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无法一一道来,却充实着这些年缤纷的日子。以下是在这些年和孩子一起成长中领悟到的一些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言传身教: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好孩子,就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作到行为规范,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例如,过马路的时候,就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等红灯,教他认识各种交通标示,不能等到孩子大了,成为中国式过马路中的一员时,才知道原来他的不良行为,就是自己传给的。

 良好沟通: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地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有时候也要示弱一下,让孩子产生自信,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

还有家里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并参与其中,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这样孩子在家中才有归属感,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如果孩子对家里的事情有积极的想法或好的建议时一定要及时采纳,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到重视的。关注孩子的朋友圈,及时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提醒他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使其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做,而且可以多做,什么不能做。做孩子的朋友,这样他才容易向你敞开心扉,家长也才容易把握孩子的心理动态。

 培养爱心:教育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帮助别人,如老、弱、病、残和经济困难的人。

树立责任心要使孩子成长,真是件不易的事。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地想拥有,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压力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学习。或者在孩子的低潮期,放他出去进行体育锻炼,让他在活动中强健了体魄,放松心情。

教育孩子,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永不放弃的蜡烛精神,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引导。家长只有配合学校老师,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督促其完成各科作业,该记的记得,该背的背得,使其真正理解自然科学的道理,要求他不懂就要多问。作为家长,说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教育辅导孩子不是理由,其实除个别情况确有其事外,其余都不是原因。作为家长多作牺牲,减少娱乐、休息时间,耐心教育辅导孩子。此外,家长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就成不了合格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