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2014年暑期军训活动报道(九):结营

 

实验中学2014年8月24日学生军训结营汇报表演

 

为普及军事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优良作风的养成。我校于819日至824日组织初2016届、高2017届全体同学在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干训一大队进行为期6天的“国防教育军训活动”。2014824日下午14点,初二年级1315名学生和高一年级313名学生完成了军事汇报表演,军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军训训练内容有:军姿、队列、军体拳、军歌、中国梦诗朗诵、内务整理、环境卫生打扫、给家长的一封信、值班守夜等。在民族干部学院干训一队领导的热忱关怀下,在全体教官和参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本次军训中,各位教官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严格要求,尽职尽责,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出色的驾驭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展示了人民子弟兵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为本次军训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军训以来,各位老师心系学生,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和同学们吃住在一起、训练在一起、吃苦在一起!他们与教官的密切配合确保了最佳的训练效果。初二年级的苏逵老师、李武祥老师同班级男生一起,把发型剪成了标准的短寸,共同见证同学们在军营的成长。全体男教师在军营的最后一晚轮流守夜,通宵达旦,为同学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全体班主任用相机捕捉了同学们在军营里闪光的瞬间,并通过QQ群、微信群让家长们及时了解、掌握同学们美好的军营生活。学校医务组、后勤组、学生处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坚守岗位,尽心尽责,提供各种生活所需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保障了军训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在军训的六天里,同学们获得了弥足珍贵的军人生活体验和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烈日当空,不惧炎热,刻苦训练;骤雨之下,迎接考验,一丝不苟;晚风习习,学唱军歌,兴趣盎然。不管是体能训练,还是内务整理,同学们都做到点滴入手,丝毫过关。这不仅是对我们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炼。军训过程中同学们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其中涌现了一个个感人事迹:高一(3)班的刘明言同学双脚手术,拇指指甲拔出,重重纱布包裹下依然坚持训练;高一(4)班的邹婉琪同学积极热情,勇挑重任,协助班主任把班级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初二年级唐倩妤、邵楚涵、李雨霏、吴佳锦、樊易莹、周欣达等同学腿伤、脚伤,仍然坚守营地,展现了一个个动人的情景。下雨时,男生们更是主动把外衣让给女生,体现出团结互助的宝贵品质。整个军训过程中,同学们拥有良好的素质风貌,未出现一起物品丢失事件。

本次军训中,同学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身体的锤炼,意志的磨砺,用健康的肤色、饱满的精神、整齐的步伐,昂扬的斗志向学校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更得到了一生为之自豪的宝贵经历。军训期间,同学们按时早起,外出训练。准时熄灯,安静休息。内务整理,井井有条。卫生打扫,不留死角。各班级令行禁止,团结一致,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很好的班风班貌体现出云南师大实验中学学子应有的精气神!通过军训,同学们懂得服从,学会吃苦,有集体荣誉感,学会关心他人,个人行为习惯得到了最好的完善;通过军训,我们的班集体上下齐心,共同进退,同荣辱、共患难,拥有了高度的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本次军训共评出先进班集体11个(初二年级 9个高一年级2个)优秀学员224名(初二年级 180名高一年级 44名)。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学校为同学们取得的进步和成长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等待同学们的不只是阳光雨露,还有风霜雨雪,甚至荆棘坎坷。要成为驾驭时代、把握人生的强者,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希望同学们把军人优良的作风带回我们美丽的校园中去,让军人的品质在同学们的血液里生根、发芽,成为不断促进你们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热情对待生活,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取得胜利,努力做最好的师大实验中学人!

李幼芹校长在结营仪式上讲话


 

    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接受检验

 

    出旗

 


    李幼芹校长在军营领导陪同下检阅各班方阵

           


         正步走

         军礼表演

         拉歌活动

        诗朗诵《我的中国梦》

         队形演练

         军体拳表演

         小军人的风彩


        来自学校领导和军营领导的掌声


        学校黄慧书记军训总结讲话

        军营领导总结讲话

         校领导为小军人们颁奖

        来自家长们的默默的关爱


将这次宝贵的经历定格

 

 

                                                                                  学生处  高箫老师供稿

201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