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当前中国十大社会病态分析报告

 

       当前,中国社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反腐之风正紧、八项规定深入人心、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生活规范有序,但由于中国正经历急剧的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交叠变化,难免有诸多不适应、不协调,这也使得社会病态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人民网近日进行了一项健康调查,若请您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健康程度打分,从010,分值越高越健康,您的诊断是?”结果发现,选择5分及4分以下的各为24.4%57.7%,选择6分以上的仅17.9%。如果将“5视为社会肌体健康的警戒线,那么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社会病态是社会常态或者健康状态的反常状态,是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冲突、混乱等现象的总体概括。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和梳理提炼,初步整理出如下13种公众反映较多的社会病态。

1.        娱乐至死:崇尚个人享乐主义,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2.        看客心态:阿Q式的冷漠、麻木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

3.        习惯性怀疑:社会诚信危机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从而怀疑一切;

4.        审丑心理: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假恶丑盛行、越骂越红;

5.        社会焦虑症:因工作、生活、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

6.        信仰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

7.        暴戾狂躁症:粗暴野蛮、乖张残暴,易怒且好走极端甚至危害社会;

8.        鸵鸟心态:逃避现实,掩耳盗铃,面对压力与困难采取回避态度;

9.        思考恐惧症: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对于谣言或他人观点,不假思索,附和跟风;

10.    网络依赖症:对网络及移动媒介上瘾,产生依赖,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

11.    炫富心态:展示、炫耀财富,虚荣心作怪,自卑心理的另一种反映,炫耀是为了获得满足感;

12.    初老症:未老先衰,心比实际年龄老得快,过早放弃追求、过早妥协;

13.    自虐心态:骂共产党、恨体制,甚至获得体制内好处越多的人骂得越凶。

 

肖凯文老师转自“人民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

201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