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对做好家庭教育的几点浅见

 

2016届初二(11)班 陈蓉同学之父  陈万春家长

 

出自《管子·权修》的“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一语告诉我们,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大多数的家长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是在家庭培养、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必然成为“独生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基础所在,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要了解和尊重孩子。了解,需要多抽出时间陪孩子聊天,倾听孩子的想法,加强感情交流,知道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喜欢跟什么人交往等。尊重,有什么事情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地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其次,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要求或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文明的用语,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锲而不舍地对待学习,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再次,要创造和谐关爱的环境,夫妻间多一些商量和互敬,少一些吵嚷和指责;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引导和宽容,少一些辱骂、训斥和埋怨,让孩子在公平、关爱和快乐无忧的环境中成长。

二、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小孩子同样重要,首先要引导他们热爱锻炼,感受锻炼的快乐。还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校的体育课和体育考试,让他们知道体育课和体育考试本身不是为了上课和考试,而是用倒逼机制使每一个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去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给他们讲清“1”和“0”的关系,也就是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跟着多少个“0”都是空的,没有意义,从而使他们自觉、轻松、愉快地参加体育锻炼。从心理健康来看,现在很多小孩表现出来的孤僻、自私、易怒、性格怪异等现象很大程度上与缺少伙伴有关。一方面,现在城市里特别是住在商住小区的小孩,由于相互不认识,就很少能在一起玩。另外,很多家长也有一个误区,或者认为只要给小孩买好吃的、玩好玩的,或者大人陪小孩一起玩,小孩就高兴了。其实不然,小孩子们在一起才是最高兴的,即使一句话不讲,或者每天都在吵嚷,他们也能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逸致。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找小孩子一起玩,让他们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关爱中愉快地成长。

三、培养自理自立的生活习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现在就一个独生子女,小孩的事情父母都有时间代劳。还有一个误区是小孩帮忙,越帮越忙,很多事情家长们很快就做完了,而忽视了让小孩自己做,带着小孩做。培养小孩的能力,需要从小时候做起,从小的方面做起,并且要有耐心。首先从吃饭开始,就要让他自己吃,并且过了安排给他的吃饭时间就不再安排。只要他能做的事情就要带着他一起做,比如扫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叠被子等等,逐步让他自己做,还要培养他们“眼里有活”,发现并自觉做好事情。逐步地,报名参加各类活动或培训、安排作息时间、零用钱压岁钱的收支管理等,都让他自己去办,甚至很多家庭事务的处理,也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样,他们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更加具有责任意识。会做的事情多了,得到各方面的夸奖和肯定会越来越多,自信心就会越来越足,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正确对待孩子的对错。首先要认识到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这得从一件小事说起,一次我带小孩陪朋友吃饭,一道菜我认为不好吃,说让孩子别吃,一个朋友认为要让小孩吃,就算不好吃,也要让他吃了试了才知道,朋友说得很有道理,使我彻底醒悟,改变了我对孩子引导的方法。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个人都不愿意犯错误,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和成功一样不可避免。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害怕错误,心惊胆战地什么也不敢去尝试,那才是最大的失败。就算是批评孩子,在批评其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方面,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其次要学会夸奖孩子。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是夸奖要及时,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氛围,夸奖作用也会降低。二是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积极回应。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三是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产生坏作用。夸奖的形式很多,除真诚的语言外,还有赞赏的目光和微笑,亲切的拥抱,轻轻的抚摸,等等。

五、引导孩子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首先要培养孩子热爱学习,告诉他们上学很重要是不够的,家长应做好表率带头学习,并给他们讲述学习的好处,经常性跟他们总结、分享他们学习取得的成绩、带来的好处和乐趣,让他们认为受教育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其次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趣味学习,在理解中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习,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痛苦和低效率。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告诉结果,只告诉取得圆满结果的方法和路径。再次要正确地看待分数和爱好,对于孩子们的考试分数,家长普遍比较重视,因为这也反映出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自尊心强的小孩更着急,家长首先要想办法缓解孩子的郁闷情绪,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原因,一起探讨努力的方向。对于孩子们爱好的培养,不要轻易干涉他们,既然是爱好,只要没什么坏处,只要他们喜欢就行。

六、培养正己守道的品质素养。一是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和赏识他人,不以貌取人,不以行业职务或学习成绩论高低,不以情感褒贬别人,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别人才能正确看待自己,才能和别人愉快地合作,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学习别人的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二是对人应有礼貌,除平时言谈应注意的以外,生活细节也随时讲解,碰杯的位置,吃饭时咳嗽应怎样做,有长者时走路的位置等等。三是要诚实守信,首先对家长诚实,这样有利于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只要不是错误的决定,不许悔约。有次孩子说一件事情想悔约,我说行,我也悔约,每个月的零用钱减半,从此孩子做事不易反悔了。四是要培养孩子坚毅果断。从孩子的兴趣学习开始,她要学什么课余爱好,我一般不反对,但从开始就要求必须坚持学好,否则以后想学什么都不行。经常让孩子做决断就能使孩子果断,我经常把在心里已经决定的事在实施之前再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让其最快地做出决定。五是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在鼓励孩子多去实践勇于创新的同时,也告诉孩子那些是不能突破的规矩,而且有些规矩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德国的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只能根据其个人特点来,不能完全用别人的方法,要根据他们各个阶段的变化和不同反应不断调整沟通、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并且要根据外界环境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去引导好孩子的发展方向。没有万能的家庭教育,只能是每个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断的摸索实践,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