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静待花开

 

2016届初二8  曾一格同学家长 陈航

 

“家长”这一特殊的身份和称谓,随着孩子的出生自然就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这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怕的角色,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我们发现要做个称职家长并不容易。有位名人说得好:“爱孩子,这连母鸡都会”。可是,在现在的社会,我们往往没有母鸡爱小鸡那样爱得轻松和自然。我们被传统观念下的“爱”左右着,一会儿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一会儿说 “儿孙自有儿孙福”,同时当代社会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口号又让我们不得不去督促孩子努力学习和进步。在这种矛盾下,身为人母的我们究竟该怎样做呢?

我是一个母亲,同时也是一个中学教师。我的女儿快14岁了,上初中二年级,性格内向安静,待人温和细腻,发展较为全面。在和她一起成长的这些日子里,我深切地感到作为家长,不急躁,不浮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为她创造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的空间,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至关重要。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孩子每一个成长的飞跃期、关键期都促使我进行认真的思考,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孩子幼年时,很多母亲为孩子报名参加早教班。我却花了大部分时间陪着孩子在自然中玩耍,在生活中玩耍,目的是为了在孩子的各个发展关键期给她更多体验的机会。湖边、公园、山野、树林是我们的最爱,树叶的轻柔细腻、石头的坚硬粗糙、清水的流动透明甚至狂风呼啸、泉水叮咚都是对她感知觉的锻炼,我从不限制女儿在户外的活动,湖水里玩得浑身湿透,脱去鞋子玩泥巴,沙地里打滚儿……只要是女儿愿意做的,我们都积极鼓励并陪伴。因为我相信,在大自然中成长的孩子感受要比关在屋里学习的孩子的感受丰富得多,身体要健康得多。

孩子童年时,很多家长都为孩子购买昂贵、花哨的玩具,我却在挖空心思为女儿寻找或制作玩具。清洗过的空药瓶可以给孩子学习拧瓶盖、盖子瓶子配对、学习大小、高矮的知识;废旧的大小纸箱可以给孩子凭想象拼接爬行;碎布头可以做布贴画;用过的洗涤用品的瓶子可以用来做成沙水玩具,包括水果皮、旧鞋、丝线、旧牛仔裤……这一切都是最自然、最有开发价值的玩具,比起昂贵、鲜艳却毫无创造价值的成品玩具,这一切废旧物品不仅带给孩子乐趣,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欲,给了她极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孩子渐渐长大,我开始利用假期带孩子去外地旅游,欣赏风景和休闲享受都不是主要目的,目的是注重在旅游这个过程中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女儿从四岁第一次到丽江开始直至现在,每次旅行都是自己收拾行李,偶有遗漏却也在渐渐完善;自己背自己的物品;和成人吃一样的食物;多远的路都自己步行,没有要求过父母抱或背;也没有叫过一声苦和累。2014年寒假的北京之行是她令我刮目相看的一次旅行。出发之前,女儿就在网上订好了机票、酒店、景点门票、国家大剧院交响乐门票,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顺利和轻松。到达北京后,女儿办理了北京公交IC卡,研究了地铁路线图。在七天的游览中,我们充分尊重她的意见,包括旅游景点规划、乘车路线、用餐等等,现金由女儿保管及支付,晚上回来分类记账,写当天的游记……在整个过程中,女儿学会了收拾行李,看公交指示牌,查看地图,辨清方位,包括咨询问路,点菜付款,计划用钱……北京之行让我看到了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多年的培养和陪伴渐渐显露出效果,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上的变化让我们觉得很陌生,她对父母的建议满不在乎,追求新奇怪异的东西,喜欢和朋友一起玩,说着你听不懂的话语,有自己的隐私,非常自我,经常和父母发生争执。这时我知道,孩子成长蜕变的时候,也是家庭教育最艰难到来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让她觉得思想意识很独立,不再需要你的关注并且表现的特立独行,性意识的觉醒让她注重自己的外貌形象,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这时除了包容、陪伴、交流之外,就是和她一起体验成长的烦恼和乐趣,我们和她一起穿棒球服,戴洋基队的帽子,配黑框眼镜,脚蹬高帮靴,这一切不是为了取悦孩子,而是靠近孩子,去理解她的感受和爱好。因为我们不out,因为我们和她缩小代沟,所以,孩子愿意将她内心的感受告诉我们,和家长分享,让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走进孩子的内心,家长恰当的、不露声色的指正和建议也容易被她所接受和采纳。

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我们的原则是了解孩子,让孩子成为她自己,尊重孩子的成长时间表。在孩子手眼协调的关键期,我尽量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性;在她乐感、节奏感凸显时,送她学音乐;在她刚上小学时,为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让她学习绘画;在她对自己的体能产生自信时,为她找了羽毛球教练。当然,这一切都是女儿的要求和爱好。在这些学习中,我们从没有要求她去参赛获奖,也没有逼迫过她成为钢琴家、运动员,女儿在小学毕业前,感到了小升初竞争的压力,曾经征询过我们的意见是否需要上小升初补习班,我们和她一起分析,最终达成一致,因小升初补习太过于注重应试,没有参加。我们认为,对于今后一生发展较为重要的应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学习的品质,比如观察、探索、思考、沟通、反思等等,这也是一个人自身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现在,女儿身体健康,爱好广泛。绘画水平不错,经常和父母边弹边唱,周末全家一起打羽毛球,来一场家庭比赛,亲子关系很融洽;学习上认真自觉,在不断的进步。这样的学习没有让孩子感到沉重的压力,反而提升了孩子的生活品质,增添了她的生活情趣。当我看到有些父母为了圆自己的梦,一个周末拖着孩子辗转于无数个补习班、艺术班,而孩子一脸的不情愿时,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路走来,我认识到,在孩子的教育中,学习、成长的方式有多种,我们不一定要随大流,不一定要急功近利,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成长时间表,给孩子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怡情悦性,充实内心。毕竟一个人人格的建立要比成就大业重要得多,而这些过程都让孩子有时间回归自己的内心,活得自然、快乐。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言听计从,从来没时间玩耍放松,时间都被压缩用来学习的孩子会把人生道路走得很好。

让我们静待花开,期待孩子们的独立与成长。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