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初二12班 赵林曦同学家长 吴晓敏
生活经历告诉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同样十分重要,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发展方向,甚至影响到终生。父母对子女教育是职责所在,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子女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父母需伴随孩子成长而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现就我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谈谈一点体会。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成人”是根本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将受益终身。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对社会漠不关心的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根据事物的重要性进行排位,第一位是身体健康;第二位是心理健康;第三位是快乐学习;第四位是认识社会和认识自然。为了健康的身体,孩子从小到现在始终坚持一项体育运动,如小学学习舞蹈,中学打羽毛球,体育锻炼并没有因为考试而中断。在健康心理素质养成方面,我们爱孩子,但不溺爱,做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心灵导师,经常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关心她取得进步的心理体验;也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她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分两类:一类教养养成,包括兴趣养成、个人修养养成等,这些是学校以外完成的,主要靠家长的培养。另一类是校园学习。我们始终强调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必须由孩子自己完成。孩子从小自己收书包,自觉完成家庭作业,家长不必陪伴。最后,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来实现,譬如我们主要是通过旅行来完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逐渐成长的人,她不依附于父母而成长。教育中要尊重孩子每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孩子不是说教,而是像对朋友一样陪伴下,耐心的等待她成长。到了初中,孩子具备抽象的理性思维,青春期独立的愿望同时伴随叛逆,父母的教育首先要遵从这个成长规律。中国传统有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思想,家长往往会用自己的经历,帮助孩子做出一些决定和判断,从而取代孩子的亲身经历,或者要求孩子接受一些自己的经验,这样做有时得不到孩子的认同,有时反而适得其反。父母相信和尊重孩子,给孩子自己做事和学习的机会,孩子的能力在自己不断的探索甚至是犯错中,可以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也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
最后,家庭教育一定要配合学校教育,学校的专职教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家与校形成合力,对孩子成长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