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中学,和孩子一起行走

 

2015届初三10班赵梓君同学的家长

 

一转眼,孩子已进入初三下学期,还有三个月就要告别初中生活,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在过去三年的时光里,孩子在师大实验中学这片沃土上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如同一棵沐浴着春风、在阳光雨露中日益长粗、长壮的小树。当然,这一切源于孩子进入了一所优质中学,源于孩子进入了一个优秀的班级,源于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给她指引方向。

回顾和孩子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下面就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亲其师,信其道,在老师的引领下向人生目标冲刺。

尊重老师,信任老师,这是我们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孩子对老师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沟通,争取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在班主任老师和各位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之间的相处是融洽的,同学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公平的、积极的。大家共同分享学习资料、学习方法。在这样一个和谐、进取的集体中,孩子们健康成长着,他们学会了团结合作,学会了乐于助人,学会了积极乐观,学会了豁达宽容,学会了顽强拼搏。

二.营造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重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

给孩子一个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尽量做到民主,不强制孩子。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不要包办太多。要明白: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青春期的到来,作为家长就需要更细心,真正了解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进入中学后,孩子的学习都是她自主管理、自主安排。她自己确定目标,自己落实计划。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们更注重的是她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而并非分数。不以分数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表扬和批评。在孩子取得成功时和她一起分享喜悦,找出获得成功的秘诀;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和她一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分数,以坚持的态度对待学习,这样,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要强调的是,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要忽视父亲的教育作用。纵观当今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都是母亲在取主要作用。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就显得更重要了。母亲是细致的,也是唠叨的;父亲是粗线条的,也是大气的。父亲承担取更多的责任,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更健全。

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阅读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读书能给人知识和智慧。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会是精彩的人生。孩子在小学时就很喜欢看课外书,有时一星期可以看两本。进入中学后,随着作业量的增加,就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充电”,有时出去玩或吃饭,孩子都会随身带上一本书,利用空闲时间看一看。这里要感谢学校每个假期都给孩子们推荐许多优秀读物,让孩子们的假期更充实。

对于孩子读过的每一本,我也读过。这样才能和孩子一起走入书中的世界,和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能够互相了解从不同的年龄段所看到的问题。一本好书,全家共读。读书的时光,美妙的时刻。

四.学会自主管理时间,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孩子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就很少插手孩子学习的具体细节,让她学会对时间的自主管理与合理安排。如今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做完当天的家庭作业,还要完成一定的预习和复习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效果。我们对她说: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学习将生活搞得像一团乱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自主、科学管理时间是很重要的。

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听课要会抓重点、抓难点。这就要求孩子要有高质量的课前预习。其次,课后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消化当天的学习内容。最后,做好课后复习,尤其要认真做好错题分析。对于理科学科的学习要注重掌握解题思路,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多总结;对于文科学科的学习要多记、多背、多积累。

五.在旅行过程中增长阅历,不断修正人生目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让孩子拥有多元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方法。利用假期让孩子走出家门,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旅行,是一种最好的、最直观的方式,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旅行,还让人知晓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人生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在旅行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能力,增长孩子的见识,开阔孩子的眼见,提高自身修养。在旅行中让孩子走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人情,在生活中运用课本里所学的知识,在处理具体事情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随着在旅游过程中阅历的增长,孩子也在不断地修正人生目标。

《麦田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叫“守望”。在“守望”中,我们伴随孩子走进了初中生活,在“守望”中,孩子会一天天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