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忙里偷闲”的家庭教育

 

2015届初三(17)班陈沛雯同学的家长王 敏

在我心中,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我的孩子,我有自己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忙里偷闲”。说起“忙”,就是家长忙、孩子忙,这一点和大多数家庭是一样的;说起“闲”,不仅代表空闲,更有“放手”的意思。“忙”与“闲”本来是对立的,“忙了”就不能“闲着”,但在我家,有“忙”就有“闲”,“忙”归“忙”,“闲”是要“闲”的,“闲”在家庭教育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来谈谈我家的“忙里偷闲”。

一、“忙碌”的一家三口

我们三口之家的生活模式基本是这样的:周一至周五,“星星伴我行”。全家人早晨出门,晚上回到家,忙碌而充实地投入到各自的学习和工作中。

二、“闲”的家庭教育

既然“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要想着如何“忙里偷闲”,把“闲”发挥到最好处。

(一)空闲

周一到周五是忙碌的,但也有空闲,全家人就能一起交流思想、放松心情,孩子会说起身边经历过、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做家长的就倾听,从中能了解到孩子当天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发现孩子的思想和情绪不对劲时,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在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时,既不做“君主”发号施令、讲大道理,也不做“奴仆”言听计从,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耐心细致地和孩子查找原因、分析对策,共同解决问题。

(二)偷闲

我经常对孩子说“凡事要讲究方法”、“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既然大家平时都忙,就要想着如何“偷闲”,“偷闲”不是偷懒,是和孩子找做事情的方法。

学习是这个道理。孩子的学习要有统筹、要有计划、要讲效率,该学习的时候要学习,而且是“会学习”,首先是找到学习的方法,然后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再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放手

  “放手”就是除了给孩子提供必备的生活和学习保障外,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完成,绝不包办代替,还培养了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成效明显。我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更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对于她的意义所在。所以,我不会守着她做作业、不会要求她要完成这个完成那个,学习的事情全部放手由她自主安排。我经常把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讲给孩子听:“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三、家校密切配合

我家的家庭教育是“忙里偷闲”的,但家庭教育只是对孩子成长教育的一部分,更需要与学校、老师进行密切的沟通与配合,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孩子。我经常通过电话、短信、或直接找到孩子的班主任、部分任课教师,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孩子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教育中进行落实。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每一次学校举行的家长会、家长培训会的主要内容,会上我认真听、认真记录,会后把相关的内容、要求讲给孩子听,使我和孩子都受到教育和启发。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在我们身边长大了。我认为,做家长的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成长过程,找对方法和时机让忙碌的家长和孩子“闲”下来,该放手时就放手。同时,对于家庭来说,必须把学校老师的教育经验与家庭教育的方法相结合,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这样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把孩子教好。

另外,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我们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态,不要把分数、名次看得太重,我更期望的是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我愿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