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孩子成长录(高一同学家长来稿)

 

2017届高一2班蒋燕同学的家长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使孩子心情舒畅的家,让爱陪她成长。

家的含义不仅是指有大面积的住房,有许多玩具,庇护孩子身体安全不受侵害。更重要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要具有最多的和谐与关爱、最少的紧张与压力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利孩子身心健康,让人也在和谐中感受到爱,懂得爱,懂得包容,懂得理解、懂得感恩,人际交往的原则,理解、尊重、平等,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对小孩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加自信,有自信才有志向,有志向才会成功。不要光看分数而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和孩子相处,做好的朋友,让她感受到不孤单,这样也培养和老师和谐相处的方式。有了和谐,才少些对抗的叛逆,学习才会进步。

小学毕业后,鼓励她自己出同学会企划方案,并协助好实施,让她在活动中感受到爱和责任,同时也在另一个平台发现自己。

二、在原则上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如果你能尊重他的选择,适时地引导与鼓励,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童年,扶持她的爱好,培养对真善美的认识。不强迫、不被迫他做他极不愿做的事。让孩子快乐天性、喜悦天性自由表达表现。让孩子能感受到风吹树动是跳舞、花开是微笑。孩子的天赋得到尊重和顺势,每天才能露出微笑,才能以充沛精力去探索,才会积级参与周围世界的活动

女儿在平日里有许多爱好,刷微博,跳舞,画画,弹吉他等,最为钟爱的是绘画。我曾很多次问她,爱好那么多,为何偏偏喜欢画画,她回答我说,因为平日里学习压力大,又苦于无处倾诉,只好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宣泄烦恼,看着纸上一个个人物的成型总是别有一番成就感,与之相比,平日里的烦恼也似乎就烟消云散了。绘画作为她主要青睐的爱好,自然占用了她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刚开始时我是有些不理解的,甚至有些反对,毕竟爱好终究是爱好,她的水平目前还未达到可以谋生的程度,除了学习,我实在不想让其他东西去“浪费”她的时间。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对绘画的爱好却一直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画技突飞猛进般的增长,可同时,她的成绩也未曾落下过,一直名列前茅,由此可见绘画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状态,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也都接受了她画画的事实。看她这么喜欢,我也不止一次的向她提起过去找专业的美术老师请教(她到今天为止绘画一直是自学),她每一次都回绝了我,问起原因来,一是怕学专业耽误时间,二是怕遇上的老师不对盘,让她画些她不喜欢的,三是担心花费太高,怕投资不值得。虽然第三她没有明说,可我都知道,她有她自己的为父母考虑的方式。

三、对孩子要放手,培养其独立能力。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勇敢放手,没有错何来对,让孩子自己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能进步。 

她还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告诉她,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做个勇承认,敢担当的人。她从小就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这是她自己总结的。很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她通过犯错误,及时改正,事后反省,这种积累经验的方式学会了很多,渐渐的用行动证实了母亲的话的重要性,也就因此铭记于心。平日里,我也经常教他做家务,并告诉她勤劳的可贵。她也默默记在心里,周末空闲时会经常帮着我洗衣,做饭等家务。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所以学习要有始有终,对结果要坚持走直线,中间弯曲将事倍功半,孩子五年级时喜欢乐器,鼓励学胡芦丝,可一个暑假下来没有长进,我们并没责备她,而是和她分析原因,默化她以结果看过程的思维。后来她学舞蹈,中间几次都没有主动坚持,发现后即时矫正,避免“小钓鱼”。 

家庭教育也是一项工作,我们要坚持做下去才会有效果,曾国藩说过“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 “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侯”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相信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能成为撑起祖国未来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