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我与孩子并肩成长

 

2016届高二艺术班同学的家长

 

陪伴——让孩子体会父母浓浓的爱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事业的繁忙,在城市,隐性失陪半失陪的孩子数不胜数。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自闭、自卑、叛逆……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没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为重要了。清晨,用早餐的香气将她唤醒;放学回家,等待她的是一顿营养丰富的晚餐;每天抽出时间和她聊见闻,论时事;当她埋头伏案,为她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或是一盘新鲜可口的水果;当她结束一天的学习,疲倦地躺下,为她盖好被子,道一声晚安……这些都是陪伴。节假日,带她去游泳、去爬山,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去看几所知名的大学,这些也是陪伴。陪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父母平凡、无私的爱,让她的生活充满温暖,充满阳光。

沟通——做孩子最贴心、最信赖的朋友

沟通,是一门学问,而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更是一门艺术。青春期的孩子,脆弱、敏感、易怒,学习遇到困难,和同学闹矛盾,长痘,发型不漂亮等,都会给她带来困扰。当她向你倾诉时,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指责、嘲笑、训斥、命令。明智的做法是耐心、仔细地倾听,站在她的角度,体会她的感受,理解她,安慰她,并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她走出困境。有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跟他们讲心里话,宁可信任朋友,也不信任家人。或许,你该反省一下,曾经有没有辜负过孩子的信任?

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孩子而言,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很多,比如:做事有计划、不拖延,坚持阅读,学会忍耐,定期整理房间,讲究个人卫生,遵守社会公德等等 。而这些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督促、引导。就拿阅读来说吧,你希望孩子有爱读书的好习惯,从小就该多带孩子去书店,为孩子选好书。当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你还可以和孩子共同读一本书,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交流读后的心得。上个假期,在我的一再推荐下,孩子读完了霍达著名的长篇《穆斯林的葬礼》,她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感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了。

示范——教孩子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在我们身边,有的人每天朝气蓬勃,生活得有滋有味;有的人则整天无精打采,抱怨生活枯燥无趣。究其原因,就是这个人是否有良好的生活情趣。听一段音乐,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可以放松心情 ;喝杯咖啡,买件衣服,吃顿大餐,可以成功减压;与家人、朋友的欢聚,更是可以感受亲情的可贵,友情的美好,驱走身心的疲惫。在生活中,我喜欢给自己找乐子,也经常带着孩子一起找乐子。潜移默化中,孩子明白了,生活有时是灰暗的,但总有一些事情可以将它装点得五彩斑斓。

生命和感恩相依,血脉与亲情相融,不知不觉间,我们与女儿并肩走过了17个春秋,回首她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咿呀学语,第一次去医院,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考100分,第一次评上三好生……我深深感受到,幸福就像一朵花,从播种到萌芽,从慢慢成长到肆意绽放,这个过程温馨,旖旎,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