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在反思中前行

值周班级:2018届初一(10)班

            班主任:张琪老师             指导教师:苏朝暾老师  

            撰稿人:李菓霏 丁兆祥        演讲者:王若帆 杨珺尧    

            旗手指挥:袁瀚辰             升旗手:王枥舒 杨舜仁 陈杨 李欣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在反思中前行》。

    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省”乃反省、反思之意。

    纵观历史,大凡卓有成就的王侯将相,或是名声蜚物的文人骚客,无一不是在反思中前行的。

    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反思与批评的皇帝,敢于罪己,置自己的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但正是这智者的反思,成就他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越王勾践兵败吴国、卧薪尝胆,经历惨痛失败后立志雪洗耻辱,许多人赞美他意志顽强,可若没有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怎会有转弱为强、苦尽甘来的胜利呢?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可他也曾有过一段轻狂的年少岁月。托尔斯泰就读大学文科班时,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强迫退学。不过,他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走过的弯路。他把自己的各种缺点都仔仔细细地记在日记本上,然后随时对照检查。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就立即改正。从此,托尔斯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不断反思中,一代文豪孕育而生。

    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历史继续存在的意义正在于能够让我们去思考和发现,找出对于我们有价值的经验,并好好反思自己走过的道路,从中寻找一种弥补损失、修正错误、重塑自我的力量,我们才能借着思想的光,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法国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如果每个人都把反思提前十年,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同学们,期中考刚刚落下帷幕,也许,你还沉浸在考试成绩的喜悦中,也许你还深陷失败的沮丧而无法自拔。

    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于一次考试的成功,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应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你要善于总结、不停地前进。假如你还一直陶醉在暂时的幸福中,失败只是迟早到来的结局。在顺利登上理想的彼岸之前,不轻言成功,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考试失利的同学也不必灰心,失败是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即使我们一百次跌倒,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爬起,因为我们正处在人生攀登的山腰上,无限风光还在顶峰等待着我们。

    马云曾说:我觉得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犯错误。看待错误的关键在于从所犯的错误中总结反思,为明天跑得更好更远!

    勇于面对自己,勇于解剖自己,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修养!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价值地反思呢?从小事开始,反思自己上课是否专注倾听,是否积极参与;反思课后是否及时巩固,是否深钻细研;反思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不仅要学会,关键要会学”;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在学习中探索真知、寻找快乐。学习是一个在一次次错误中成长前行的过程。相信一点一滴的“小反思”经过足够的“厚积”,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喷薄而发。

    在反思中清醒,在反思中自勉,我们在反思中变得更加理性与睿智;在反思中前行,在前行中反思,我们在反思中不断地被全新的自我取代,于是我们拥有了奋进的勇气和希望!

    同学们,让我们在反思中前行吧!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6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