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被誉为“科学之母”。现代地理学是一门集自然、人文与社会经济的综合性科学,贯穿始终的人地关系始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中学地理是一门以地理知识科普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教师既要讲授地理知识,又要以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我校初中地理课堂积极响应课程改革,在不断探索中逐渐找到了一种课内外相结合,课程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1.让学生结合旅游经历,自己制作课件给同学们做交流分享;
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符合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结合课程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体验式的地理教学,其效果就不止单纯的知识传授,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日本》一课学习后,让学生体验做寿司的乐趣;《气温和降水量》一课的学习直接到学习的校园气象站;《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学后组织绘图比赛;《地球》和《地形图判读》的教学后组织地理模型制作并选出优秀作品展出......
3.让地理课走出学校课堂、走进社会;
在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学会和西山区气象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紧张的筹备,我校校园气象站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托校园气象站这个平台,学校成立了校园气象社并让专门老师负责组织社员进行每日气象观测记录并在校园内播报观测结果。在3•23世界气象日,4•22世界地球日等特殊的日子,学校老师还会组织相关的科普活动。例如:参观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天文台和云南省科技馆,到市中心街头进行抵制一次性筷子的环保宣传活动等。此外,学校还专门开设有《校园气象科普》选修课,在课堂上学习气象知识,关注气候变化,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师大实验中学的初中地理教学,始终以重实践、培兴趣、提能力、智慧教为原则,本着“爱加智慧”的理念,向着不仅要学会,关键要会学,不仅要教会,关键要会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不懈探索,努力前行。
地理教研组李伟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