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感恩之心,感恩之行

初2018届(6)班

           班主任:余玫     指导教师:王德金

           撰稿人:唐维     演讲者:李楚骁  唐维

           指挥:周至涛     旗手:田行健、田野、李煊、叶晋源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2016年的11月24日是一个星期四,。这个世界有一个和星期四绑在一起的节日叫感恩节。最接近新年元旦的这个星期四是属于我们的“感恩节”。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向培养我们的师大实验感恩。

    我们向您感恩。过去的一年,亦如曾经的十三个春秋,我们早已习惯了从您那里积聚再次出发的动力,习惯了从每一次的倾听、拼搏、学习中感悟个人的成长、做人的道理、治学的智慧。所以,“感恩”不只是纸面上的一句话,更是我们的一份承诺:我们会拼尽全力地学习,学做人,学做学问。尽责地体会您的快乐,分担您的伤悲;我们承诺,未来您能一直雄踞昆明市乃至全国中学名校的前列。

    我们更加感恩于我们的老师。在教室,在操场,在办公室,他们的努力、耐心、智慧与爱心,让曾经无知的我们变得日益睿智。悉心陪伴、耐心指导、睿智教学、宽容敦厚……是一个一个的老师迸发出最大的力量,尽可能跨越一切高度,刷新着这个学校的记录,圆了一个个懵懂小孩的求学梦。拼搏就是力量,团结改变学校,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向往的优异、卓越、大气、底气和任何其他名校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学校的师生也同样金贵。

    归根结底,我们要感恩于师大实验。是他教会了我们感恩的内涵是如此的丰富而深刻。我们不仅需要一颗感恩之心,还需要有感恩的行动。

    蔺秀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认为:“教感恩教育并不是让人痛哭流涕,也不是让人家下跪!”

    中国传统文化中为父母洗脚、下跪等做法已经很难被年轻人接受,其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是独立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为父母而生。当然,父母不是完全为了孩子才活着,即相互不是为了彼此活着。我们认为这样是对人的发展最有利的,否则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会阻碍年轻人的发展。

    感恩师大实验培养的我们不是给父母洗脚、下跪的孩子,而是独立、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劳动、有责任感的孩子。这种责任的能力是从师大实验中学这个大家庭中,从她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培养起来的,而不是通过感恩教育、通过一两场感恩讲座就能解决的。

    魏勇,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说:“感恩教育的内容要甄别,这就像我们小学课文的爱迪生救母亲。爱迪生的母亲要做急性阑尾炎手术,他用大镜子反光煤气灯,这都是扯淡,那个时候还没有阑尾炎手术呢!好多这种类似于读者文摘杂志上面的心灵鸡汤的内容,把它当做事实和真相在大庭广众之下宣布,本身就是很糟糕的。”

    另外,那些演讲内容对学生造成了一种无条件服从的要求。无条件的服从,在某种程度上对成年人来说是好事,但是对学生来说可能是身上的奴性多了一点呢?独立思想少了一点呢?这很难说。

    上面的所有这些,都代表着我们作为师大实验中学人的赤字之心。于此,请允许我们向培养了我们的师大实验深深鞠上一躬,谢谢您,师大实验!

    谢谢大家!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

                                          2016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