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4日,2017年的第一个星期三,下午14时,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齐聚塞林格咖啡馆,围绕着“散文鉴赏与教学”这个主题,开展了新年的第一次教研活动。
窗外散落着淅淅沥沥的轻寒微雨,窗内散落着疏疏朗朗的温暖茶香。在教研组长苏朝暾老师诗意的开场白里,“一群语文人团坐的时光”,开始流淌。首先,督导室主任李心云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散文教学中的许多经验:散文是由最性灵的、最真实、最自由的笔墨抒写的,应先做好一个鉴赏者,再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散文的阅读鉴赏,可从把握情感、探究情缘、整理情物、剖析情言、鉴赏情艺五个角度出发,并以梁衡《夏》和朱自清《绿》为例,示范了如何在散文教学中体现这五个角度;一定把自己当做作者本人来体会文本之情,赏出散文真实的高度。
在李老师提纲挈领的指导后,各年级备课组的代表教师和大家分享了本组的教学思考。初一年级的冉翠老师交流了新增课文《火把节之歌》的教学思路,这篇带有历史文化感的散文,给初一的孩子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难,教师首先对文本有深刻解读,再一步步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精致品味。初二年级的李康老师就重难点课文《幽径悲剧》的教学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思考,扣紧“悲剧”二字,以鲁迅先生“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文论为线,将“价值”“毁灭”落点到文章之中,较现下的普遍解读有更深一层的体悟。初三年级的喻瑾老师分享了教学《朝花夕拾》的经验,《朝花夕拾》作为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灵魂的柔软与刚毅、温馨的微笑冷峻的批判在这些文字里交融,让孩子看到鲁迅的成长轨迹,体会鲁迅文字的冷暖,自然地成为了教学目标。
“诗歌是艳丽夺目的春花,散文如朴实无华的夏草”,正如李心云老师在《散文浅话》一文中所说,春花的色彩只需刹那便使人惊艳,但夏草的清香却要用心,用语文人素淡的心,才能嗅到。
初中语文教研组
黄丹垠老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