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阳春三月,银杏吐绿,师大实验迎来师大国培班进校园的日子。清晨的寒露并未阻隔国培学员钻研的步伐,3月22日、23日,云南师大国培班邀请特级语文教师肖培东老师到我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云师大文学院谭晓芸教授带队的30余名国培学员、云师大文学院朱自清班200余名学生、我校全体语文教师齐聚报告厅,共享语文人的饕餮盛宴。
本次国培班教学研究活动由肖培东老师执教《一双手》拉开序幕,肖老师课堂上,巧妙的问题设计就如通幽探奇的小路,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语言所构建的空间;恰当好处的点拨就像接天摘星的梯子,给学生思维铺垫出意外的创新高度。“我刚才读了一下这篇课文,在另外一个地方是小学四年级学的,在北师大教材中是小学四年级学的,大家想想看,为什么小学四年级的文章要拿到初三来学?” 肖老师就以这样朴实、自然的带领学生推开《一双手》的大门,接下来四个精彩的提问,环环紧扣,每一环,貌似随意,实则精心,眼里是学生,内心有文本,真正为在场的老师们诠释了一位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本领。整堂课重视对话的语言特点,关注句式、关键词,甚至标点符号与语气语调,采用替换或增删的方法,对比揣摩,引导同学在诵读中理解人物。课堂里,每一个问题的转换都带来惊喜,每一次解读的推进都带来振奋,每一回碰撞情怀都获得提升!培东老师分享《一双手》的设计时说:“短文长教,浅文深教,关键在于教师从这双手中能读出什么。我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读这篇文章,读这双手。我觉得初三学生完全可以从这双手中读出诸如勤劳坚强、奉献忘我等内在品质和精神,读出这双平凡的手的伟大贡献和惊人成就。如果仅止于此,那么四年级的课堂也可以做到。语文教育,要真正着眼于语言的学习,‘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叶圣陶语),这样,教师首先要读出平中深藏的奇和小中潜伏的大来。这双手里还有什么?我一次次读。‘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这‘裹’不仅是指手大,更在说人的热情。‘他的手仍呈木色’,这‘仍’,我好像能看到他的心。还有‘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这省略号里有什么,我也要去想想。这样一想,文章内涵越来越丰富了。‘有的文章自己读不出感觉,教学时肯定也找不到兴奋点。’钱梦龙老师说的真是个理。”肖老师的上课、议课都给在场学员和老师们受益匪浅,寻找到通往语文教学之春的路径。
接着我校郭永麟老师执教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郭老师以我校初一年级每学期“亲近文学,走进经典”亲子阅读活动引发孩子们分享自己阅读的名著为导入,通过(一)观书名、览导读,知概况;(二)理关系、赏名段;析人物;(三)观影视、作对比,读原著;(四)悟理想、明意义,爱生活;四种名著阅读方法支撑整堂名著导读课。利用讲述名著故事,朗读经典片段,观看影视片段,分享阅读体验等环节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激发,并综合运用猜读、浏览、默读、朗读等读书方法将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贯穿课堂始终。在郭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学生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堂课学生参与度较广,教学思路清晰自然,“大家去读原著吧”成为老师每个环节对学生必嘱托的话语 ,完成了陌生状态下的名著导读任务。
肖培东老师对郭老师这节课及其语文素养给予了肯定,认为老师本节课引导学生进入到这本书的阅读场,导内容、导方法、导意义、导读法,做到了真正的“导读”、“诱读”、“激读”、“教读”。也提出给予老师进步的建议,能否研究出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独特阅读方法,并推荐在场老师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肖老师的评课不仅给老师们拨开了名著阅读的迷雾,还为老师指出前进和探索的方向。
3月23日上午,我校李燕老师执教泰格特小说《窗》。李老师从“善与恶、主与次、虚与实”,三个角度层层深入,通过讨论谁是小说主人翁?小说是否有虚构人物?并引用西方谚语:“人的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来引导孩子们在纷繁的社会中学会驾驭自己的心灵,带领着学生走入文本深处,去剖析人性、去感悟人的灵魂,去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的心灵机制,尤其对小说结尾的探究,更是给学生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清楚,各环节有机衔接,过渡自然,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式、静听式的课堂结构。整堂课张弛有度,充分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魅力。
之后黄丹垠老师执教《爱莲说》,黄老师由荷花别称导入,通过教师美读、学生赏读、师生悟读,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文言中游历,掌握了读音节奏、疏通了文章大意、品读了荷花品质、感悟了诗人之志。在完成美读这一环节,方法多样灵活,对学生朗读适时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范读,使学生及在座的老师都无不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整堂课充满诗情画意,真正实现美文美教,培养了学生欣赏美、鉴赏美、感悟美的能力。黄老师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干净利落的教师语言、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给在场的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云南师大文学院谭晓芸教授肯定了我校初中语文组在苏朝暾老师带领下所取得成效,并对我校大力支持师大国培表示衷心的感谢。谭教授对我校呈现的课型、内容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对我校关注学生的语言训练、关注学生的终生阅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提出了表扬。谭教授在评价《窗》和《爱莲说》两节课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给老师们指出了现代文教学,尤其是小说教学关注节设置的起伏变化、文言文教学“文言并重”的新思路,相信给在场的学员和老师开辟了阅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国培班的学员搭建了学习和交流平台,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了学习、研讨、展示、交流的机会。相信我们初中语文组会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加快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快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脚踏实地,力戒浮躁,实现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由知识核心时代到核心素养时代的重大转变。
语文组郭永麟 供稿
2017年3月25日
肖培东老师给老师们带来《一双手》示范课
我校郭永麟老师上《名著导读》课
我校老师认真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