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别让手机偷走我们的梦想


2021届初二(17)班  撰稿人:杨頔 孔藜璇

演讲者:何昕烨 罗肖  指导教师: 高箫  班主任: 张素娟

旗手:高一年级国旗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别让手机偷走我们的梦想。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手机,仿佛正在成为人们一个新的“感官”,无论是主动使用还是被其所“召唤”,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它来感知这个世界。

    

        手机是远距离沟通的工具,通讯从书信的一来一往之间,变为了手机悦耳的提示音;手机是浏览世界的窗口,足不出户,轻松知晓天下事;手机是学习的平台,学习软件丰富多彩,线上网课种类繁多;手机还是生活支付、查询、导航、诸多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帮手;手机也能娱乐,放松身心,真是不可多得的“神器”!

 

可手机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手机的不当使用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网络社交、查询作业答案、刷抖音视频等。

 

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一个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专注力的强弱,而非低层次的时间投入。沉迷手机的学生很难在学习上进行持续的、深入的思考;而没有深入思考,浅尝辄止是无益于掌握有难度的学习内容的。别人在课后拼命学习,你却找尽时机想尽办法不惜熬夜玩手机;别人在课上专心听讲,你却在胡思乱想、打盹闹瞌睡;别人下课或休息或准备预习,你却兴奋地跟同道中人聊起升级打怪,手痒心难耐。谁能考出好成绩,还用说吗?

 

手机成瘾如此可怕,那是不是我们中学生就不能使用手机呢?非也,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菜刀用来做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是一个人时时提着菜刀多半是疯子,所以说工具没有好坏,而是使用的人决定了工具的好坏。手机的使用,疏胜于堵,限胜于禁。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呢?在这里我们面向全体同学,提出倡议:

 

1.中学生应当树立规则意识,学会自律和自我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扪心自问,对手机真的无法割舍吗?没有APP,没有手机词典就不能正常学习吗?有节制地使用手机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学习期间,不为自己割舍不了手机找理由!

 

2.可以与父母一同商讨制定《手机使用合同》,上学期间给自己断网,专注学习,周末及假期限定时间,合理使用手机。这样既能控制手机使用时间,也能提高我们的时间管理意识。


3.晚上睡前和早上起来坚决不碰手机,养成睡前看一会书的习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才能元气满满地投入到全新的一天。

 

4.使用手机浏览网站时,自觉屏蔽不良信息,查找内容健康向上。网上交友谨慎小心,不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轻信虚假短信。


        放下手机之后,失去的是那些零零碎碎偷偷玩的刺激,收获的是一整天满满当当的充实。远离电子产品的束缚,获得的是主动感受生活的真实。如果你的自律在手机面前脆弱不堪,你如何去实现你的人生理想。真正的强者既要有热烈的情感,更要有有坚强的理智。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享有数字化世界带给我们的机遇,又免受手机使用不当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同学们:努力拼搏的青春是精彩的,挥洒汗水的青春是快乐的,自律的青春才是才最美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别让手机偷走我们的梦想!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届初二(17)班

20199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