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高中部)

高2022届高一(6)班    撰稿人:马蕊

演讲者:马蕊 余昊南     指导教师: 张剑

班主任: 李强             旗手:高一年级国旗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策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家训、家风!


      纵观历史,良好的家风家训成就了无数书香门第大家、豪门贵族之家、王侯将相之家。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春雨,家训似泥土,只有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据记载,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就是一个重教育的家长。在家中,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几个儿子虽然都已经成年,但司马防不召唤他们,儿子们便不敢随意去见父亲;见面时如果没有允许便不敢坐下;司马防如果没有提问, 儿子们也不敢随便说话。司马氏父子之间完全按照礼仪相处,庞大的家族秩序井然。


      这虽然看上去不太近人情,在那个乱世却是对传统礼仪的一种坚持。虽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已经成了当时政坛上屡见不鲜的丑闻,但司马一家仍能保持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礼仪”不随时而变, 靠治家者的自觉,维护他们所认同的价值——这就是家风的影响力。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不仅仅是他自己,他对后代要求也十分严格,教育他们一定要忠于一主,恪尽职守,不要做对不起家族的事情。诸葛亮的后代都严于律己,儿子诸葛瞻也对蜀国忠心耿耿,成就了一段父忠子孝的佳话。


      家风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家风不仅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也是主流道德价值观大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好家风好家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将良好的家风家训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严格遵守校风校纪,尊敬师长,不做任何与中学生身份不符的事情。优良的家风教育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国家有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有我们每个人遵循好家风家训,把良好的家风家训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充满正能量,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更加繁荣强大!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9年11月11日